1.企業家-樊兆森
樊兆森,山東佰諾生物科技有限的公司總經理。公司共申報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16項,軟著6項,開始了信息化轉型工作,獲得山東“金橋獎”1項,轉讓研發成果2項。
用人方面,高度重視科研人才,聘任孫金月(泰山學者),劉超(博士)等高級技術人才,構建起一個具有高水平研究研發能力的團隊。通過項目委托,聯合研發等方式,借助外部科研能力,提升公司的創新能力,與山東省農科院,齊魯工業大學等數家科研機構和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與山東理工大學機構聯合開展了多項產學研合作項目。
著重拓展技術視野,組織技術人員以參加展會和論壇,線上課程等各種形式參與學習領域內先進技術,在外部知識的啟發下,公司開展了相關軟件的研發,在沒有任何軟件開發基礎上,從零開始,花費超過兩個月時間才完成第一個軟件的研發實裝。公司從這時,改造了十余臺設備。
通過改進的設備,有效的節水節電,單位能耗較初期降低了17%,用水費用降低了約40%。同時設備發明和改造過程中,進一步加深了員工對于機械設備的認識和理解,提升了工作能力,培養出數位優秀的技術工人。
2.企業家-曾慶熙
曾慶熙,山東天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研發經理。山東省突出貢獻個人、泰山產業領軍人才、菏澤市人大代表、3A級“誠信企業家”
曾慶熙同志帶領研發團隊經近5年的努力成功研制出5G專用高屏蔽效能電磁屏蔽膜,打破日本壟斷。先后負責完成科研項目十余項,發表期刊4篇,創新和改進了關鍵技術5項,取得發明授權8項,實用新型專利26項,發明公布17項,軟件著作3項,公司逐步形成“產品研發+配套產品銷售+技術服務+上下游產業鏈配套產品”為一體的商業運作模式。
在加強自身的科研能力的同時,加強與國內高等院所在人才、項目、聯合共建創新機構等方面加強合作,大力推動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與山東大學、濟南大學等高等院校建立共享在產學研方面的合作,加強與高校的交流與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科技優勢、人才優勢,并有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2020年初,重大疫情席卷全國,面對不期而遇的新考驗、突如其來的新挑戰曾慶熙同志代表天厚產業園公司捐贈了物資約為50萬元。2022年3月底,第一時間成立園區疫情領導小組,并作為小組組長,加入防疫工作組,積極協調防疫物資,將價值兩萬多元的抗疫物資送到嵐曹高速、濱河街道辦事處等防疫人員手中。
3.科研能手-葛新芳
葛新芳,成武縣晨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共黨員,工程師。先后主持和參與了省級科技創新項目3項、菏澤市科技創新突破計劃研發項目1項,獲國內領先水平的科技成果鑒定1項和國家授權專利5項,省級以上技術創新獎2項,制定企業標準8項。
葛新芳同志作為團隊主要成員,倡導組建“抗艾滋病新藥Atazanavir關鍵中間體頻哪酮綠色生產工藝開發及產業化”技術團隊,聘請省內知名專家,與山東省科學院、青島科技大學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開發出頻哪酮清潔生產工藝應用于工業化生產,與同行業相比廢酸減排80%以上,每年為企業減少廢酸排放4.8萬噸,年節約成本1200萬元。2020年“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全產業鏈領域獲山東省賽區決賽第一名、“創客中國”生物醫藥領域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上取得第二名。在產業鏈開發方面,年產1.7萬噸頻哪酮系列產品為公司承擔的山東省2020年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第一批優選項目。
2020年帶領技術團隊成功開發出PCB-3-戊酮和特丁基環氧乙烷兩個頻哪酮系列產品生產工藝,當年即進行工業化應用,為企業創造經濟價值2億元左右,新增利稅4000萬元。
親自主導成立專業技術攻關團隊,成功開發出氯乙酰氯精餾釜殘回收利用技術,目前成功回收利用氯乙酰氯240余噸,釜殘回收利用率超過85%,大幅降低產品生產和釜殘處理成本,為企業節約成本400余萬元,極大的提高公司的經濟環保效益。
4.科研能手-張大虎
張大虎,山東大樹達孚特膳食品有限公司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助理實驗室經理,大樹集團新產品研究全能型技術帶頭人,高級技師、執業藥師、工程師(復合型人才),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專業。現已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6篇,申請發明專利6項。
近五年作為主要負責人,牽頭組建前任上市公司首個新藥生產技術轉移中心及配套倉儲該中心通過《生產許可證》驗收,個人榮獲2018年度科技技術進步“二等獎”;攻克10余項等車間設備設施技術難題,榮獲多項市級獎項和公司科技進步獎獎項;完成了8個劑型、9條生產線基建和15個新產品轉移轉化,相關產品受到企業和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通過資源整合與項目設計,使多個項目現已獲得省市科技局批復,解決藥食同源物質基礎研究及標準研究薄弱、作用機制不清,特膳及功能食品生物利用率低、高端產品少、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缺乏基于活性成分提取的特膳食品和藥膳等行業內“卡脖子”關鍵技術問題。
基于承擔的產品研究工作,通過技術能力提升和不斷學習,被授予“菏澤市青年創新先鋒”、“菏澤市職工創新能手”、2021年度菏澤市科協“科創中國”建設工作暨學會工作“優秀工作者”。積極向員工傳授技能技藝、傳承職業精神,帶領團隊解決生產實踐中的關鍵技術工藝問題,培養了三十余名技術能手,獲得“菏澤市創新青年工作室”和“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認定資格。
5.技能工匠-秦彥杰
秦彥杰,山東二葉制藥有限公司QC主管,工程師,執業藥師,山東藥理學會會員。主要從事青霉素類抗生素的質量管理工作,發表學術論文6篇,參與省市級課題4項,參編教材2部。其中參與的“哌拉西林鈉原藥及其復方制劑新型產業化制備工藝研究”于2021年7月被評為市級科學技術成果,核心專利評委菏澤市專利技術一等獎;“高效高產率無菌阿莫西林鈉新型產業化制備工藝的研發”于2022年03月獲菏澤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參與高效高產率無菌阿莫西林鈉新型產業化制備工藝的研發,項目完成后新增產量100噸可實現年銷售收入4700萬元,獲批山東省第二批技術創新項目計劃課題,菏澤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并通過菏澤市科學技術局科技成果鑒定。
連續多年積極參與到校企合作高校藥學、藥品生產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參編人民衛生出版社教材《藥理學》;山東省職業教育課題《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課程設置模式的研究》,本課題為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成果優秀成果獎二等獎、菏澤市軟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山東省職業教育研究課題《職教高考背景下普職融通模式的研究》獲重點資助、山東省教育廳“深化高考改革提升育人質量”優秀成果三等獎、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
6.技能工匠-趙文雙
趙文雙,山東盛世芍花智慧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菏澤市花王產業園有限公司總經理,菏澤市牡丹區牡丹產業協會秘書長、菏澤市傲陽牡丹種植專業合作社經理。
趙文雙在國內率先推廣牡丹種苗種植地鉆、田間管理耕鋤機、噴灌設施栽培等田間管理技術。該項目在得到大面積推廣后會給菏澤芍藥切花產業每年帶來一個多億的經濟利潤。
趙文雙主動發起成立“菏澤市牡丹區牡丹產業協會”并擔任協會秘書長,現已發展到200多家企業和個人會員;2018年發起“牡丹防盜懸賞基金”,協助公安機關抓獲盜竊牡丹苗木罪犯一人;創辦占地近300畝“花王牡丹產業園”和占地1000畝,包含國內外180余個牡丹和芍藥品種的“盛世芍藥園”項目。
2012年,參加山東省花協,菏澤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2012年國中國年宵花”評比大賽,獲得銀獎2項、銅獎1項。2015年與北京林業大學牽頭聯合申報的《觀賞芍藥產業化生產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三等獎。趙文雙擔任理事長的菏澤市傲陽牡丹種植專業合作社在“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上參賽的展品獲得2金、9銀、6銅、3優秀。2021年山東盛世芍花智慧農業有限公司參賽的展品在“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上榮獲4金、6銀、20銅、15優秀,占菏澤總獲獎數的36%,為菏澤牡丹產業爭取了榮譽。2021年被選舉為牡丹區人大代表,山東青年創新榜樣,并被推薦為牡丹區鄉村之星。